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章 青木萤火(2/2)

\"意识移植需要载体。\"吉川抚摸着最近的培养槽,\"这些孩子本该成为新人类的神。\"卫东突然认出某个标本腕间的胎记——那是他在哈尔滨孤儿院当志愿者时,见过的一个早夭弃婴的特征。

秀兰的轮椅突然发射客家蓝染布,浸过胎血的布料竟能腐蚀纳米机器人。吉川冷笑着按下按钮,实验室突然响起能剧鼓点,声波震碎了蓝染布的分子结构。\"你以为只有中国有非遗?\"他掀开和服,露出满身的刺青——浮世绘风格的《神奈川冲浪里》正在皮肤上流动。

卫东抱起婴儿冲向控制台。孩子后颈的刺青突然与杨建国的全息影像产生共振,培养槽里的标本集体睁眼,唱起冲绳民谣《安里屋小调》。吉川的机械义肢突然失控,昭和年间的电路承受不住量子频率,爆出耀眼的电火花。

\"你忘了最关键的事。\"秀兰将轮椅撞向主电源,\"母亲的血脉,永远比机械更接近生命本源。\"她咬破指尖,在婴儿额头画出客家护身符。整个实验室的电路突然逆转,吉川的刺青浪花变成血红色,将他卷入短路引发的量子漩涡。

逃亡途中,卫东在通风管捡到本实验日志。泛黄的纸页记载着更可怕的真相:这些婴儿标本的基因,竟来自抗战时期日军在山西掠夺的百家姓族谱。最后一页贴着张老照片——杨建国的父亲抱着个婴儿,站在金陵大学的实验室门前,而那个婴儿的襁褓上,绣着客家蓝染的柿纹。

富士山喷发的预警声响彻夜空。源次郎的捕虫笼遗落在实验室,笼里的纳米萤火虫正拼出最后的信息:\"去找南京的族谱碑。\"怀中的婴儿突然开口,声音却是杨建国的声线:\"该结束这场持续八十年的噩梦了。\"

山脚下的小旅馆里,秀兰用温泉为婴儿清洗。氤氲的热气中,孩子后颈的刺青渐渐淡去,浮现出南京明孝陵的星图。卫东望向窗外的富士山,月光下的山体轮廓,竟与杨建国胸前的刺青地图完全重合。

@格格党 . www.ggdxs8.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格格党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