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章 潮声起(1/2)
第四章 潮声起(1983年秋)
白露刚过,广州的空气里还裹着暑气。张卫东攥着硬座车票,看站台上的小贩叫卖着\"出口转内销\"的尼龙袜。秀兰的千层底布鞋已经修补过三次,鞋头的兰草绣纹被鱼胶重新勾勒,在晨光中泛着琥珀色。
\"同志,换外汇券吗?\"穿花衬
衫的男人凑过来,袖口露出半截电子表。秀兰却盯着他腰间的鳄鱼皮带——那是香港货,搭扣上刻着\"adehong Kong\"。
绿皮火车挤得像沙丁鱼罐头,过道里堆满了蛇皮袋和竹筐。秀兰将装样品的麻袋垫在座位下,突然扯断自己一截头发:\"系个记号。\"卫东这才发现麻袋上已经系了十几根头发,每根都打着不同的结。
\"这是密码。\"她将头发结的排列指给卫东看,\"代表不同的客户。\"火车驶过韶关时,她脱下千层底布鞋,从夹层里抽出张皱巴巴的广交会展位图。
展馆外的梧桐树下,各地商贩摆起了地摊。秀兰用侨汇券换了包\"555\"香烟,跟看门老头搭上话。老头抽着烟,说起展馆后门的\"特殊通道\":\"晚上八点,带样品来。\"
夜幕降临时,秀兰将千层底布鞋泡进鱼胶桶,鞋底的百纳布正在月光下舒展。卫东数着展馆的窗户,突然看见三楼有扇窗亮着灯——那是香港展区,玻璃上贴着\"皮具出口\"的英文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