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绣衣在天京阵亡数千少年儿郎,皆是未成年的半大小子。
能培养孩子充当死士的会是什么好人吗?按此理推断,十有八九那吴天是个阴间狡诈之徒。
这个想法一出,立马又有人跟着猜疑,能向贼寇出售战略物资之人,非皇家莫属,肯定也是吴天的安排了。
可想其目的昭人若揭,必然是特意养匪自重,为的就是谋取私利。想来江南百姓日子过不安稳,吴家初掌江山方能乱中久存。
要不说这人心啊,一旦把别人往坏处去想,定然是没有好了。不管别人往日里口碑多好,真正的为人如何。
人一旦心里认定了某人是坏人,便总能找到一系列莫须有的证据作为伪证,从而名正言顺、大义凛然的说服自己去相信,信的心安理得。
同理,一个人如果对你产生了偏见,你也不要试图去纠正,去挽回,哪怕你曾经对他掏心掏肺的好,也要放手。
因为不值得,真正信任你的人,不会猜疑你。万万别去试探人心,人心最经不起考验。
言归正传,当时暗门团队中各抒己见,有人说吴天就是国贼,可能是番邦蛮夷收买的奸细。
有人说吴天是小人,养孩童死士,资敌叛国,不顾兵卒死活,以战谋财,罪不可恕。反正说什么的都有,将他当年的功绩全然抛诸脑后。
再后来没几日,恰逢吴天当时高调御驾亲征,大军驻扎在临安城外。西湖又是暗门聚会的大本营。
吴天自军营离开,进了城,立马落在了那伙人的眼线里。当时小耳朵跟着吴天,怕其警觉,相隔的老远,竟然也没有看出端倪。
暗门中人别的本事可能不够强大,唯独观人、做局的手艺那是出神入化。有人认出了太上皇的身份,随后仓促间连同唐红菱主动搭讪,请君入瓮。
这伙人给吴天布了几个局,借唐姑娘的美色和佟胖子的友情,考验他到底是个什么人性。如若发现真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国贼,那说不得只有杀了。
结果吴天不欺暗室,言行有礼,对唐红菱这么一个小美人,夜里并没有一丝一毫的轻薄之举。
对佟胖子病故一事更是悲从中来,亦没有丝毫作假。这让唐姑娘准备好的剧毒一时间不确定该不该下手。
吴天在临安的第二天,走访了医馆,怀疑起了佟掌柜的死因,分明是起了为友人报仇的念头。
这一举动,让趁着其外出,正在私下合计的一众匪首,又觉得东吴太上皇恐怕真不是什么坏人。
有人猜想,白骨京观之事可能朝廷知晓,只是憋着想办法报仇,尚还没有找着合适的机会。
至于向南方起义军还有百越土着出售战略物资一事,许是朝廷真的缺钱,毕竟听说北方来了无数逃难的百姓,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
暗门中人又一番自我攻略,最后决定再试吴天一番。遂请唐红菱等其归来以后,主动配合起医馆郎中的说辞,看看东吴太上皇什么反应。
想着如能打消他心头顾虑,兴许会露出本性姿态。故而才有了唐姑娘后来那一番主动交代佟胖子“死因”。
当时这些状况,搞的吴天颇为措手不及,眼前迷雾重重,想不明白其中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