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张弛的张扬一边示意张弛就坐,一边为其倒茶道。
“我刚刚得到爹爹从上京送来的书信。”
见张扬询问,张弛也是把怀里的书信掏出来后,递给了张扬。
对此,张扬并没有犹豫,直接接过了书信看了起来。
在书信中,张石总共说了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说明了扬州水灾的事情和扬州刺史的应对办法。
第二部分则说明了根据他的了解和对朝局的分析,叙述了文官集团可能会以此为契机,借题发挥的事情,以及有可能对张扬等人造成的危害。
第三部分则是询问对策。
看了张弛递过来的书信,也是陷入了沉思。
按照张石在信中的说明,等到那些百姓进入上京时,大概会有十万左右。
等到那些老百姓进入上京后,第一步要考虑的,肯定是吃饭问题。
这也就给了那些官员一个弹劾他的理会。
因为现在整个北方地区的小麦,基本上都在他的手里。
即便是以王家为代表的那些粮商手里有粮,也不会把他们手里的粮食拿出来救济那些百姓的。
如果他把拿出那些粮食来救济那些老百姓。
到时候那些老百姓的花销他要想从户部拿回来,基本上不可能。
最终只能是竹篮打水,全部的花销让自己来扛。
在一个就是安置那些老百姓的问题。
只有让那些老百姓有营生,有钱挣,才能避免一切的不安定因素。
可他们足足有十万人呀,这么多人,他的这龙泉也是装不下的。
这才是最重要得问题。
“不知张少爷有什么应对之策?”
待张扬看完了书信,把书信还给张弛的时候,张弛对着张扬询问道。
“这件事情很是棘手,我暂时没有什么好办法。”
“不过我觉得我应该去一趟上京。”
面对张弛的询问,张扬一时也没有头绪,便对着张弛回应道。
“也好。”
对于张弛而言,张扬去了上京,即便是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他爹爹也会有一个商议得人。
总比在上京和宪州之间来回传递书信好得多。
得到了张扬的说词后,张弛便行礼离开了。
送走了张弛后,张扬便找来了朱熹和李云。
“张少爷,找我们来所谓何事?”
待两人来到张扬书房时,李云首先询问道。
见李云询问,张扬便把扬州发生水灾的事情和两人做了说明。
随后张扬对着两人解说道:“现在我打算去一趟上京。”
“你们二位需要有一个就在龙泉,一个人跟随我入上京。”
张扬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问一下,他们两个谁想去上京,让他们自己选择。
毕竟现在的上京,对于他们两个而言,是特别危险的。
“这次我去吧,李少爷留在龙泉。”
听明白了张扬的意思后,朱熹主动请缨道。
“朱家主此言差矣。”
“此去我们是去安排从扬州而来的那些灾民的。”
“肯定是人越多越好。”
“我去了,张少爷就可以调动你我两家的力量。”
“如果朱家主去了,张少爷和我爹爹沟通起来还是有些麻烦的。”
面对朱熹的说词,李云却是反对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