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德军坦克和装甲车不是在以前的战斗中被苏军摧毁,就是因为缺乏保养而经常抛锚。实际在进攻罗斯托夫时德军坦克和装甲车的完备率已经低到了一个令人不能完
全忽视的地步。而且由于德国的工业生产还没有完全转向战时生产体制,坦克和装甲车的生产数量远少于在战场上消耗掉的坦克机装甲车数量。
这样一支疲惫之师实际上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一旦苏军撕开了***‘维京’机械化师的防线冲到了甘塔格罗湾,那么实际战斗力几乎要消耗殆尽的第1装甲集群主力在如此严寒的天气条件下要想撤出罗斯托夫方向就成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此,龙德斯泰德元帅在和克莱斯特上将在电话里讨论战局的时候,要求克莱斯特上将要立即放弃罗斯托夫,将第3装甲军后撤,以防止出现灾难。
龙德斯泰德元帅是德军中威望较高的老资格高级将领,既然亲自下令第1装甲集群所有部队后撤,那么克莱斯特只能奉命执行。一旦以后这件事情让德国元首知晓,克莱斯特完全可以不背下令后撤放弃罗斯托夫的黑锅。一切都可以推到龙德斯泰德元帅身上去承担责任。
于是克莱斯特上将更正了自己的命令,要求第14装甲军的第16装甲师依然后撤,但是后撤的距离加大,同时在罗斯托夫地域的第3装甲军只留下***‘警卫旗队’机械化师断后,其一部控制罗斯托夫市区。第13装甲师、第14装甲师和第60机械化师相继向西北方向上撤退。
就在克莱斯特上将这道命令下达后不到半个小时,***‘维京’机械化师司令部就报告说,苏军使用了一种威力巨大的火炮密集覆盖了其防线,随即苏军坦克部队发起了集团冲锋,并且成功突破了该师的防线。
这种情况是克莱斯特上将最为担心的,但却就这么发生了。因此,克莱斯特上将不得不再次追加了新的
命令给那些奉命撤退的德军装甲师和机械化师,要求这些部队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西撤,抢在苏军冲到塔甘格罗湾切断第14装甲军和第3装甲军后撤路线之前撤到米乌斯河西岸。
前线德军的异动立即被苏军第9集团军司令部和独立第56集团军司令部汇报给了南方面军司令部。直到这时,切列维琴科上将才终于承认,没有暂停进攻是正确的选择,自从第37集团军坦克部队突破了德国***‘维京’机械化师的防线以后,德军在罗斯托夫地域全线动摇,开始后撤。
他随即抓住机会,下令第9集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